散圣(“六经皆有表证”问题)
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234 条指出 :“阳明病 ,脉迟,汗出多 , 微恶寒者,表未解也,可发汗,宜桂枝汤”。235 条 :“阳明病,脉浮,无汗而喘者 , 发汗则愈,宜麻黄汤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《伤寒论·辨少阳病脉证并治》264 条指出:“少阳中风 , 两耳无所闻, 目赤 , 胸中满而烦者 , 不可吐下。”265 条 :“伤寒 , 脉弦细 ,头痛发热者 , 属少阳。”
《伤寒论·辨太阴病脉证并治》277 条指出:“太阴病,脉浮者 , 可发汗 , 宜桂枝汤。”
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 301 条指出 :“少阴病 , 始得之, 反发热 , 脉沉者 ,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。”302 条 :“少阴病 , 得之二三日, 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, 以二三日无里证 , 故微发汗也。”
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 327 条指出:“厥阴中风 , 脉微浮为欲愈 , 不浮为未愈。”329 条 :“厥阴病 , 渴欲饮者,少少与之愈”。
常听人说:太阳主表,阳明主里,少阳主半表半里,太阴、少阴皆主里虚,厥阴阴进阳生、寒热错杂。但认真研读《伤寒论》原文就可以看出,此说实有待商榷。因为《伤寒论》原文只有“半在里,半在外”,而未见“半表半里”这一层次相关原文。而且,除了太阳病篇以外,阳明病有中风、中寒,有麻黄汤证、桂枝汤证,少阳病有中风、伤寒,有发汗法适应症,太阴病有桂枝汤证、汗法适应症,少阴病有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都是事实,而厥阴病也有厥阴中风之名。为什么会这样?阳明、太阴、少阴本来主里证包括里实证、里虚证,为什么也会出现表证呢?
其实,基于我们提出的三阴三阳系统论和三阴三阳体质论,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。因为三阴三阳是人体六个生理系统,又是人群体质六分类。《伤寒论》所谓“太阳病”、“阳明病”、“少阳病”、“太阴病”、“少阴病”、“厥阴病”,不过是“太阳体质之人为病”、“阳明体质之人为病”、“少阳体质之人为病”、“太阴体质之人为病”、“少阴体质之人为病”、“厥阴体质之人为病”而已。
阳明病有阳明中风和阳明中寒之别。如189 条、190 条主要是根据能食、不能食而分之。191 条有阳明中风,表现为腹满、胁下及心痛、鼻干、无汗、嗜卧、发黄、小便难、潮热、时时、耳前后肿者,治疗用的是小柴胡汤。234 条阳明病桂枝汤证,实际是阳明体质之人,感受风寒,而见脉迟、汗出、微微恶寒者,乃邪在卫表, 营阴不固,可用桂枝汤发汗解表。而235条阳明病麻黄汤证,是阳明体质之人, 感受风寒,而症见脉浮、无汗而喘者,乃邪在卫表,卫闭营郁,治当用麻黄汤发汗散寒解表。实际为阳明体质感冒后常见的两种证候。结合现代临床,实际上防风通圣散证更为常见。而阳明体质感受风热、温热之邪,则常表现为升降散、栀子豉汤、凉膈散之类。
少阳病篇有“少阳中风”之论。264条所论“少阳中风”,表现为两耳无所闻,目赤, 胸中满而烦者, 是指少阳体质之人感受外邪(尤其是风热之邪)后,治当清解郁热、疏风散邪,可用银翘散加柴胡、黄芩、丹皮、栀子等,而不可妄行吐下治法。而265条所谓“伤寒, 脉弦细, 头痛发热者, 属少阳。”此“伤寒”泛指外感病,是指少阳体质之人外感,少阳系统发生病变,治当用小柴胡汤之类,清热兼以透表取汗之用。
太阴病篇有太阳病桂枝汤证,277条所论为太阴体质之人, 感受外邪, 早期出现表证,故见脉浮,所以治当用桂枝汤发汗解表。实为虚人感冒。暑期发病,风寒挟湿者,方可用香苏散、藿香正气散等,疏风解表,兼以化湿,甚至可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证解暑化湿。
少阴病篇有麻黄附子细辛汤、麻黄附子甘草汤,古称“太少两感”,实际上就是阳虚外感风寒,属于虚人感冒范畴,乃少阴阳虚体质之人,感受风寒之邪,多见于老年患者,初期见表证者,当行汗法。但因是少阴阳虚外感,有阳虚的基础,所以不可过汗,当助阳解表,微发其汗, 是麻黄附于细辛汤、麻黄附子甘草汤之类。如为少阴阴虚体质,感受风热、温热之邪,为阴虚外感,方可用银翘散去荆芥加细生地大青叶玄参方,育阴解表。
厥阴病篇条文过于简略,有“厥阴中风”之名。应该是厥阴体质之人,感受风热、温热之邪所致,当然也可呈表证表现,方药可用桑菊翘荷汤之类。
所以“六经皆有表证”实际含义,应该是三阴三阳不同体质的人,感受外邪,均可呈现表证症状。